為進一步提高建筑學專業教學質量,切實推進課程改革,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工程學院將于11月1日至6日在古城校區新圖書館一樓舉辦2021級、2022級建筑學系結課作業作品展。學校檔案館館長兼圖書館副館長周毅敏、校團委副書記房雪梅、工程學院師生代表參加開幕儀式。

開幕儀式上,學院黨委書記輝進宇書記代表學院致辭,這次作品藝術展是學生們的智慧與勞動的辛勤之作,更凝結著指導老師的精心指導。工程學院建筑學系主任趙素梅老師說:“建筑學專業學生的辛苦,在看到成功的作品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此次展覽作品的主題聚焦于大理本地傳統文化,從大理的人、物、建筑中獲取靈感來源,通過對不同元素的采集、抽象、處理、提煉,再與學生天馬行空的創意相結合,生成了一幅幅形象飽滿、妙趣橫生、充滿視覺沖擊力的作品。除色彩鮮明的丙烯畫以外,巧奪天工的建筑模型也是此次展覽的作品。在已成型畫作的基礎上,學生們還制作了相關的文創產品,如冰箱貼、鑰匙扣等,加深了同學們對于建筑藝術表現的理解,也體現了學生們專業能力的延伸發展。




根據指導老師胡丹介紹,完成此次展覽的作品,學生們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在學習兩門專業課的基礎上,從確定主題到繪制草圖,然后是平面圖、草模,最后才是整體模型的搭建。要從二維平面的圖紙,到三位立體的模型,這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極其考驗學生的空間建構和轉換能力。需要學生們將全部的精力傾注其中,還有不斷的試錯、不斷的修改,最終才有了呈現在此次展覽上堪稱精美的作品。

建筑學系主任趙素梅介紹,在模型制作的過程中,不僅體現了學生個人的專業能力,還對于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有所助益。要如何把單個的房屋建筑模型融合到整個景中而不顯得突兀,這就需要學生間的配合協作,同時也是不同思維之間的碰撞。

此次作品展旨在進一步落實建筑學專業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工作要求,強化實踐課程的育人模式,推進課程改革。本次展覽將專業課程與實踐能力緊密結合,體現了交叉學科創新設計的新突破,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獲得了廣大師生的高度評價。
【責編/付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