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鑒初心,桃李育芬芳,又是一年丹桂飄香時,9月8日法學院召開慶祝第39個教師節座談會暨榮休教師歡送會,全體教職工和兩名榮休教師參加。
法學院院長楊運星發表教師節賀詞,他首先代表學院向全體教職工致以節日問候。他表示,學院沒有一流的師資隊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人才培養就無從談起,教師是學校的第一資源,二級教學單位更應時刻踐行這一理念。他表示,建設省內一流教學研究型學院的腳步正在加快,學院事業發展穩中向好、持續向好、長期向好,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突破性的辦學成績。他強調,善謀者順勢而興,善駕者當潮而立,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加快“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關鍵之年,面對著多重壓力和眾多挑戰,法學院將積極適應新變化新形勢,準確識變破變局,科學應變解困局,主動求變開新局,探索尋求高視野、高質量、高標準的發展之路。
“云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云南省最美家庭”榮譽獲得者李金虎老師作為教師代表進行發言,他回憶了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點點滴滴,見證了理大人在艱苦環境中不怕苦和累,頑強拼搏奮斗的精神,這是他從教以來最美好的回憶之一。他表示今后將不忘初心,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履職,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此外他還就如何弘揚優良家風、涵養道德品行同與會教師進行了分享。
與會教職工圍繞從業經歷、從教感受、學院發展等內容進行自由發言,現場氣氛活躍。

法學院黨委書記高金峰向李恒軍、高燦仙兩位榮休教師致辭,她首先向兩位榮休教師致以節日的祝賀。她表示,兩位榮休教師躬耕教壇三十余載,將青春、智慧和汗水留在了校園,他們辛勤付出值得所有人銘記,他們真正詮釋了“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的精神。她希望兩位榮休教師能夠繼續關心和支持學校、學院的發展,也寄語青年教師要虛心向兩位前輩取經,學習他們身上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為學校和學院長足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李恒軍、高燦仙兩位榮休教師進行發言,他們飽含深情分別回顧了三十余年從教以來的難忘瞬間,言語間透露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眷戀以及對大理大學的依依不舍。他們表示,一路走來感恩學校和學院的大力關懷和幫助,榮休后將繼續心系學校和學院的發展,衷心祝愿學校和學院能夠越來越好。與會教職工自由發言,表達對李恒軍、高燦仙兩位榮休老師最誠摯的祝福。
高金峰、楊運星代表學校和學院向李恒軍、高燦仙兩位榮休教師頒發榮譽證書及退休紀念牌、紀念品,學生代表向兩位榮休教師獻花。
躬耕教壇,強國有我;民族復興,教育先行。法學院始終堅持“優者從教,教者從優”的原則,尊重教師、關心教師、愛護教師,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一流學科,一流專業、一流教師、一流課程”建設總目標,持續強化學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系統推進綜合改革。今后,法學院仍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主線,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和開放發展道路,實施人才強院、學術興院、質量立院、文化鑄院、開放活院戰略,持續推進學科、專業、隊伍、課程建設,全面提升辦學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力爭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省內一流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責編/付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