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學蒼洱國學社舉行第三屆祭孔大典
發(fā)布于:2018-01-04
2017年是至圣先師孔子誕辰2568周年。12月30日,由大理市文化館、大理大學文學院主辦,大理大學蒼洱國學社承辦的蒼洱國學社第三屆文廟祭孔活動在大理古城文廟隆重舉行。文學院黨委張錫梅副書記、團委楊通州老師、學管辦楊飛雄老師參加,64名社團成員和80名觀禮人員參加活動。

上午十時整,古城文廟弘圣門在三次鳴鑼聲中緩緩開啟,鳴鑼開道,方旗手、主持人、祭司、社團代表誦讀者、禮儀帶領(lǐng)嘉賓、各社團成員順次進入文廟,途經(jīng)“宮墻萬仞”照壁,邁過大成門,行至天子臺前列隊。主持人主持祭祀儀式正式開始。孔子學會代表首先發(fā)言,表達了對孔夫子以仁釋禮,仁禮雙彰,道貫古今,開拓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舉的崇敬;對本次祭孔大典表示充分肯定,以及對青年學子的殷殷囑托。
而后,主祭聲如洪鐘、抑揚頓挫地誦讀完祭文,在莊重的祭樂中高呼“敬香”,副主祭從禮儀手中接過高香,緩步行至香鼎前,敬香三柱。起樂,蒼洱國學社男女各20誦讀人員穿著簡化漢服,進行《論語十二章》、《大學》經(jīng)典片段吟誦。讀罷,有序走下天子臺。

上午十時整,古城文廟弘圣門在三次鳴鑼聲中緩緩開啟,鳴鑼開道,方旗手、主持人、祭司、社團代表誦讀者、禮儀帶領(lǐng)嘉賓、各社團成員順次進入文廟,途經(jīng)“宮墻萬仞”照壁,邁過大成門,行至天子臺前列隊。主持人主持祭祀儀式正式開始。孔子學會代表首先發(fā)言,表達了對孔夫子以仁釋禮,仁禮雙彰,道貫古今,開拓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舉的崇敬;對本次祭孔大典表示充分肯定,以及對青年學子的殷殷囑托。
而后,主祭聲如洪鐘、抑揚頓挫地誦讀完祭文,在莊重的祭樂中高呼“敬香”,副主祭從禮儀手中接過高香,緩步行至香鼎前,敬香三柱。起樂,蒼洱國學社男女各20誦讀人員穿著簡化漢服,進行《論語十二章》、《大學》經(jīng)典片段吟誦。讀罷,有序走下天子臺。

文化館代表,文學院代表、蒼洱國學社代表、大理州孔子學會代表、企業(yè)贊助商云上花海向至圣先師敬獻花籃,表達追思。在主祭帶領(lǐng)下,全體人員向先師三鞠躬,禮成。社會各界群眾、市民自由進入文廟一殿兩廡進行參拜祭祀。
“千古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祭典雖規(guī)模不大,然則諸生心誠意正,在梅花點點,暗香疏影的文廟內(nèi)虔誠祭拜也可謂:“豐、潔、誠、敬”。“一國之學,一生為用。泱泱華夏,弘禮興邦”一脈相承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
“千古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祭典雖規(guī)模不大,然則諸生心誠意正,在梅花點點,暗香疏影的文廟內(nèi)虔誠祭拜也可謂:“豐、潔、誠、敬”。“一國之學,一生為用。泱泱華夏,弘禮興邦”一脈相承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

大理大學蒼洱國學社為弘揚傳統(tǒng)美德,繼承傳統(tǒng)儒家文化,緬懷追思古圣先哲,全員參與,在文學院,大理州孔子學會、大理市文化館的指導幫助下順利舉辦了本次祭孔大典活動。既充分表達了對孔老夫子的崇敬之心,對繼承傳統(tǒng)的熱忱之意,也切實鍛煉了當代大學生組織策劃能力,團隊精神,提升了綜合素質(zhì)。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于思想道德,行為修養(yǎng)之中,新時代的青年們,銘記歷史,守住傳統(tǒng),不忘初心,繼往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