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東:何以知“道”——中國古代詩歌的生命關懷和價值追求
來源:文學院   作者:    發布于:2023-03-18   

3月17日,大理大學文學院有幸請到云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王衛東教授為文學院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何以知‘道’——中國古代詩歌的生命關懷和價值追求”的精彩講座,文學院180余名師生到場聆聽。講座由大理大學文學院院長納張元教授主持。

王衛東,云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院院長。在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余篇,多篇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等,獲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獎勵。

王教授從大家耳熟能詳的古典詩歌《靜夜思》切入,以本詩歌為例,運用中西方不同的文學理論解讀中國古代詩歌的文學特征。他認為,西方作品偏愛描寫抽象的觀念,而中國古人往往會將抽象的畫面敘述得非常具象。如在《靜夜思》這首詩中,具有抽象的時間藝術,但行文又將詩歌的畫面描繪得具體而特殊,給讀者全然不同的美學體驗。王教授借此引申到了文學的空間性以及空間藝術的時間性。他認為,中國古代詩歌特點是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統一,詩歌將時間空間化,因而具有強烈的畫面感。

最后,王教授又回到《靜夜思》這首詩本身,提出了《靜夜思》因表現了永恒的生命體驗而永恒,以小見大地表現了中國古代藝術通過展現生命、深化人生,從而達到精神的自由。他總結到:“藝術不是另一個世界,而是人生的必然構成,是生命的展開。”

納院長作了總結發言。他對王院長百忙之中為大理大學文學院師生帶來精彩的講座表示感謝。他表示,王教授的構思非常巧妙,從一個細小的切入點牽涉出背后巨大的文學理論,解釋出的不僅是中國的文學藝術追求的終極目標,而且從中對比和透視了中西方藝術。同時,納院長告誡在場師生:王教授的這場講座,除了傳授專業知識,更是在教給我們一種讀書治學的方法,以此警醒我們要多閱讀,同時要邊讀邊感悟書中的內涵和意蘊。

歷時2個多小時的講座在文學院師生感謝的掌聲中結束。


大发888游戏平台 df888ylcxz46 | 杨公24山择日| 优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投注系统| 大发888官方下载 银行| 顶级赌场手机版|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投注| 百家乐官网赌博筹码| 百家乐双筹码怎么出千| 大发888网址开户| 真人百家乐官网技巧| 属龙人与属虎人做生意| 大发888下载官方网站| 辽宁省| 线上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获胜秘决| 总格24名人| 阳山县| 百家乐百战百胜| 百家乐官网游戏网站| 曼哈顿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金满堂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澳门百家乐技术| 百家乐官网三路秘诀| 菠菜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大集汇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现金网hg8568.com| 赌场百家乐破解| 百家乐官网赌博工具| 博彩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曲周县| 太阳城花园| 皇冠888线上投注| 威尼斯人娱乐城易博| 新天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玩法说明| 百家乐的出千手法| 百家乐官网高手怎么下注| 维多利亚娱乐城| 大发888娱乐软件| 澳门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