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5日,在2023年清明節之際,藝術學院組織80多名師生到烈士陵園祭奠英烈。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段麗恒,正處級組織員柴世學等參加祭掃活動,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艷軍主持祭掃活動。
上午10時,青山默默,松濤陣陣,翠柏凝春,大理烈士陵園內莊嚴肅穆。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大字遒勁有力,全體人員神情莊重,在紀念碑前整齊列隊,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師生集體向紀念碑鞠躬默哀,向烈士們表示沉痛的哀悼。大家圍繞紀念碑緩步瞻仰,向烈士墓碑敬獻鮮花,并逐一擦拭烈士墓碑,清掃烈士陵園。祭掃開始前,柴世學帶領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學生團員重溫了入團誓詞。


在祭掃活動期間,同學們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曲目,表達對革命烈士的緬懷之情,表達新時代青年奮發向上的意志。趙蕊同學以《銘記先烈事跡 砥礪奮進前行——大理市烈士事跡緬懷》為題,分享了著名軍事家、愛國將領楊杰烈士的事跡。段麗恒現場講授微黨課《榜樣的力量 英烈精神永傳承》。
藝術學院學生一支部黨員劉卓表示,自己是退役大學生士兵,以前在部隊都會組織這樣的活動,這次學院組織的祭掃活動很有意義,讓自己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及革命傳統教育,激發了自己對黨和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學生二支部、三支部的黨員同志們紛紛表示,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學習他們不畏艱難、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生活于幸福的新時代大學生,要珍惜美好年華,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有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藝術學院團學干部們表示,銘記先烈,我們才能不忘來時路;砥礪奮進,我們才能建功新時代。
藝術學院通過組織清明節烈士陵園祭掃活動,就是要以實際行動教育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用青年學生的榜樣引領青年,繼承先烈的革命遺志,弘揚先烈愛國家、愛人民的高尚情懷,把決心、熱情和力量凝聚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上來,團結一心,努力學習,扎實工作,無私奉獻,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據悉,大理市烈士陵園原名喜洲烈士陵園,建于1950年,2013年至2015年各級相繼投入300余萬元完成了墓穴建設搬遷,紀念碑、停車場、園區綠化等設施建設,2015年12月改名為大理市烈士陵園。2022年11月,被云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列為第二批省級烈士紀念設施。陵園里安葬著我國著名軍事家、愛國將領楊杰烈士,第一位白族女共產黨員、曾任中共云南特委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共青團昆明市委書記、云南省婦女解放協會主席趙琴仙烈士,9名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地下工作者烈士,12名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12名對越自衛反擊戰犧牲的烈士,以及在執行任務、見義勇為等各條戰線上犧牲的烈士共計178名,目前集中安葬85名。


